食用旱獭导致鼠疫,又一桩“病从口入”的祸事
近日,蒙古国有关媒体报道称,一名一名27岁牧民因非法捕食旱獭后身体出现不适,28日被送医治疗,并被初步诊断为鼠疫。目前患者病情危重,已被隔离治疗。
鼠疫是一种十分可怕的传染病,因为它会在人类和动物身上同时存在,是无法消灭的。因为发病时间短、致死率高,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并无年龄和性别等的差异,会在人群中因其较大范围的流行,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烈性传染病。
鼠疫是因为耶尔森氏菌,通常通过跳蚤进行人畜之间的传播,在历史上鼠疫曾经有过三次大流行的经历。第一次是在公元6世纪的欧洲,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牺牲了三分之一的人口才遏制住了这场大病;第二次是欧洲人人谈之色变的黑死病,在欧亚大陆广泛传播,第三次是十八世纪末,直到这一次人们才真正了解了鼠疫。
而这次,再次发生鼠疫是因为一名牧民非法捕食了旱獭。旱獭又叫土拨鼠,在外形和生活方式上都与鼠类相似,是松鼠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是陆生和穴居的草食性、冬眠性野生动物。通常栖息于平原、山地的各种草原和高山草甸。集群穴居,挖掘能力甚强,洞道深而复杂,多挖在岩石坡和沟谷灌丛下。旱獭体型粗大肥壮,颈粗吻阔,耳小眼细,四肢粗短,利爪坚硬,松尾短扁。因潜藏烈性病菌,又危害牧场,一向被疾控与植保部门列入监控、杀灭黑名单。
在中国东北曾经出现过一次因为旱獭而导致鼠疫的事件。一名工人在给旱獭剥皮时病菌由伤口进入体内,进而感染了人群。
旱獭其实具有很高的额经济价值,它的肉可以食用,心、肝、胆、爪、脂肪等都可以入药,对咳血和烧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它的皮毛还可以加工成皮裘,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和工艺价值。但是,这些都是经过严格的卫生检疫的养殖旱獭,野生的旱獭还是十分危险的,有可能携带鼠疫病菌等烈性传染病源。因此,对于野生动物,不论是强大的还是弱小的,都不要去捕杀和食用,这不仅是为了动物,更是为了自己。
全国诚招 “三农调研员”,主要从事三农普法维权、课题调研活动、法律服务活动等,有意者可直接在官网下载相关资料
想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三农法制调研中心(sannongfazhidiaoyan)
上一篇:山西关注草原治理,修复草原生态
下一篇:世上最懒的鱼:我只是不擅于游泳
最新加入
2025-10-20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
2025-10-17丁薛祥出席中国环境与...
2025-10-16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六...
2025-10-14李强会见加纳总统马哈...
2025-10-14搭一座桥,让科普与生...
2025-10-14科技突围,“菌”行致...
2025-10-14院士专家工作站筑就国...
2025-10-14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发布...
2025-10-14通辽:科技注入“源头...
热门资讯
2021-03-19河南省通报中央环境保...
2021-03-19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
2021-01-282020年化工市场:...
2021-01-282020年石油天然气...
2021-01-282021上海石油化工...
2021-01-25林长制的到底是什么意...
2020-12-15国务院通过《排污许可...
2021-01-04全国已全面完成固定污...
2021-02-03长江干流实现全Ⅱ类及...
2021-01-28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