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明眸,稀土有“光”:新薄膜引领技术突围
近日,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稀土点位“白光LED用光转换薄膜的制备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成功制备出高性能减蓝光光转换薄膜。这标志着LED健康照明技术迈出重要一步,是推动健康照明产业发展所取得的一项具体成果。
健康照明是一项基于人因工效学与光生物学的系统工程,通过对光谱、照度等光参数的精准调控,为不同应用场景定制光环境,其核心是实现从“看得清”到“照得健康”的升华。然而,当前LED照明的高能蓝光危害问题显著,而市场主流的减蓝光材料又因透光率低且无法将有害光转化为有益光,难以满足真正的健康照明需求。
2025年,包头稀土研究院联合内蒙古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华发科技(内蒙古)有限公司、内蒙古科技大学,开展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稀土点位“白光LED用光转换薄膜的制备与产业化开发”项目技术攻关,推动健康照明技术实现突破性进展。目前,项目正在希土科技(包头)有限公司建成的产业示范线进行试生产,部分防蓝光照明产品已投入市场。
技术要创新、产业要升级,材料须先行。立足我国LED照明产业现状,项目团队聚焦减蓝光转光材料研发,突破传统荧光粉蓝光吸收转换效率低、光谱不连续等技术瓶颈,成功研制出两大体系红、黄色光转换材料。该系列荧光粉可有效吸收紫外至蓝光波段,通过优化配比并采用刮涂丝网印刷工艺制成转光膜,能将有害高能蓝光转化为黄光与红光,显著减少蓝光溢出,同时提升显色指数与光效。基于此技术,开发出应用于护眼灯及教室照明的减蓝光导光膜与扩散板,在实现环形侧发光、超越AA级照度标准的同时,有效降低有害蓝光比例,为下一代健康照明产品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健康照明产品是构建健康光环境的关键载体。项目团队正持续强化“材料研发—工艺优化—产品验证”的一体化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产学研用”协同机制。
下一步,团队计划建立一个“技术可迭代、产品可推广、产业可持续”的健康照明产品体系,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规范,以推动减蓝光材料在医疗、教育、家居等多场景的应用落地。预计到2027年,将建成一条年产量超1000公斤白光LED用光转换材料产业示范线。
原文链接:https://kjt.nmg.gov.cn/kjdt/gzdt/kjtgz/202510/t20251011_28008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10-17丁薛祥出席中国环境与...
2025-10-16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六...
2025-10-14李强会见加纳总统马哈...
2025-10-14搭一座桥,让科普与生...
2025-10-14科技突围,“菌”行致...
2025-10-14院士专家工作站筑就国...
2025-10-14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发布...
2025-10-14通辽:科技注入“源头...
2025-10-14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
热门资讯
2021-03-19河南省通报中央环境保...
2021-03-19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
2021-01-282020年化工市场:...
2021-01-282020年石油天然气...
2021-01-282021上海石油化工...
2021-01-25林长制的到底是什么意...
2020-12-15国务院通过《排污许可...
2021-01-04全国已全面完成固定污...
2021-02-03长江干流实现全Ⅱ类及...
2021-01-28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