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向“实”发力
五年来,汕头以“闯”的魄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特色路径。自2021年确立“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以来,汕头以展会为媒、以项目为基、以创新为魂,推动产业能级持续跃升,成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唯一上榜外贸、先进制造业“双百强”的城市,彰显出特区强大的改革活力。
五年来,汕头牢记嘱托,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蹄疾步稳推进“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汕头实践,推动新时代特区建设焕发出万千气象、勃勃生机。
●南方日报记者余丹
产业能级跃升
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
2024年,汕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167亿元,“三新两特一大”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达64.7%,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服务业与制造业“双轮驱动”: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1718.53亿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861.01亿元,撑起服务业“半壁江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5年突破千亿元增至2024年的1551.27亿元,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工商并举的产业结构加速显现。
展会经济激活产业动能。五年来,中国·潮汕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汕头·澄海国际玩具礼品博览会、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南澳科学会议等重磅展会接连落地,规模及影响力不断提升,形成“展会+产业”的良性互动。
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实现重大突破:40兆瓦级风电机组电气及动力学六自由度实验平台加速建设,上海电气18-20兆瓦级风储荷网机组、金风科技22兆瓦风电机组相继下线,濠江区建成全球首个“四个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彰显“汕头制造”的硬实力。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六合产业园等重大平台建设如火如荼,汕头国际纺织城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北区满铺开业,吸引近千家企业入驻,产业链集聚效应显著。
区域协作深化开放格局。汕头深度对接深圳资源,创新构建“1+7+N”产业协作体系,落地项目超35个,形成“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的跨域合作模式。依托全国最大国际海缆登陆站优势,直连51个国家83个站点,乘“来数加工”试点东风,643家企业开通跨境专用通道后订单量大幅提升,360华南总部等企业落户跨境数字经济产业园,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注入数字动能。
坚持工商并举
临港经济区纵深推进
工业提质增效,商贸往来繁荣。有着“百载商埠”深厚底蕴的汕头,正持续迸发发展新活力,沿着“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的高质量融合发展之路阔步前行。
依托工业特色与产业优势,汕头正全力突破地域局限,加速拥抱跨境电商新业态,高效整合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双向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持续扩大贸易规模,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2019年,汕头获批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2019年的不足0.66亿元迅猛增长至2023年的143.1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80%。2024年,汕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9.13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外贸活力。
当前,汕头多措并举稳住外贸基本盘,积极释放政策红利,助力企业“出海”抢订单、觅商机、拓市场、谋合作。同时,大力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模式,连续多年引入头部平台资源,为跨境企业搭建对接桥梁,共建良性发展的跨境电商生态圈。
当前,汕头正全力擘画104.93平方公里临港经济区的宏伟蓝图。依托粤东核心港区——广澳港区,叠加综合保税区、华侨试验区等多重政策优势,这里正加速崛起为集制造、贸易、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集聚高地。
如今,临港经济区建设全面推进,综保濠江片区、东海岸六合片区、华侨试验区等区域呈现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广澳港区三期工程已顺利开工,未来将显著提升港口能级与服务效能,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加快构建工商并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汕头的优势所在,更是使命所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汕头建设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的目标清晰明确: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打造产值超7000亿元的“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集群;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奋勇争先、迎头赶上。
砥砺这五年
加速建设
粤东会展中心城市
近年来,汕头把培育壮大会展经济作为“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的有力抓手,积极实施会展经济培育行动,汕头会展业呈现出加速跑姿态——展览数量和面积持续提升,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带动汕头文旅市场持续火爆。
然而就在5年前,汕头仍缺乏专业性展馆和大型展会,会展业“软硬件”都匮乏。5年来,汕头不仅建成了粤东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现代化会展中心——汕头国际会展中心,还打造了“服博会”“玩博会”“康博会”“中数大会”等品牌展会,成立汕头市会议展览业协会,助力汕头会展业向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汕头市会议展览业协会会长周乐宜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作为汕头市商务局原副局长,周乐宜40年来一直致力于外经贸和商务工作,积极参与创办汕头会展协会,推动一系列大型展会从无到有,不断扩大规模、扩大影响力,一路见证汕头会展业跨越式发展。
周乐宜坦言,汕头会展经济的崛起,并非偶然的政策红利,而是深厚产业土壤孕育的必然结果。2021年,汕头提出“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加快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为会展业发展带来丰富的题材和市场。省委领导视察汕头,要求汕头坚持“贸”字当先、“工”字为本,加快建设工商并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前,汕头会展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周乐宜认为,会展业既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也是文化传播与城市形象塑造的窗口。在强大的产业支撑下,“前展后厂”汕头会展业正探索出一条独特而有效的发展模式。
她进一步解释,汕头纺织服装、玩具创意等产业带集聚,产业链完整,采购商在参观完展会后,可以直接前往本地工厂考察和下单。“这种模式极大地缩短了沟通考察环节,加速了合作进程,提高了成交效率,推动了会展经济加速发展。”
为此,自协会成立以来,周乐宜以会展经济与产业融合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带领团队积极走出去、引进来,致力于推动跨行业协作与招商引资。截至目前,协会已拥有近百个相关商协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会员企业总数超过230多家,成为粤东地区首家整合甲乙方资源的会展行业组织。周乐宜表示,随着“三新两特一大”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汕头国际会展中心的持续运营,以及政策生态的日益优化,汕头有望在未来3至5年内建成“粤东会展中心城市”,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海西经济区的会展枢纽。
一线实践
“千亿集群”的蝶变创新之路
一个产业,激发一座城市的活力。作为汕头首个产值突破千亿元的工业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乘着汕头市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的东风,在政企的双向奔赴和双向发力中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2021年,汕头市委、市政府锚定“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提出力争五年后实现纺织服装产业产值超2000亿元,完成从“纺织服装大市”到“纺织服装强市”的跨越。同年12月12日,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仅用50天便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带动企业攥指成拳、抱团发展,在产业补链强链延链中主动作为。
2022年5月,首届中国·潮汕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举行。汕头凭借产业实力,一举斩获“中国工艺毛衫出口基地”“中国内衣家居服之都”“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市”三块“国字号”招牌,成为行业内首个同时获此三项殊荣的产业集群地市。
如今,服博会已连续举办四届,展览面积从首届3万平方米跃升至13万平方米,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贴身服饰原产地展会及纺织资源风向标,是汕头践行“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的生动注脚。
在“家门口”办展的同时,汕头纺织服装产业积极走出去。通过“潮品中国行”“潮品世界行”等系列活动,组织企业联合参展,推动汕头“名品、名企、名产业”走向全球,向世界展示产业升级成果。
为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规范化发展,汕头高标准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四大工程”,引导产业链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微笑曲线”两端延伸,重点培育潮派国风服饰、功能性内衣等高附加值品类;天浩锦纶、金狮锦纶、氨纶等项目填补广东空白,构建起区域产业新优势;同步加快服装设计、机械、电商人才培育,推进供应链选品中心、产地专业市场、电商直播基地等配套平台建设,并加速纺织服装产业促进条例立法进程。
数据显示,汕头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超55%,原料加工、织布、印染、无缝产品生产等环节智能制造就绪率达75%。生产环节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提升效率与质量稳定性,降低人工成本,减少资源浪费;销售环节依托电商平台、社交媒体拓展市场,运用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营销;供应链管理则通过数字化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提升协同效率。
截至2024年底,汕头国际纺织城、纺织服装总部大厦、汕头国际会展中心等“四大工程”全面落地运营。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818家,完成规上工业产值723.33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5.8%,拥有上市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家及创新型中小企业435家,产业集群实力持续壮大。
2025年3月,汕头再启新程——发布纺织服装产业新“四大工程”,聚焦建设新质面料制造基地、国际纺织数贸基地、智能云仓中心、人才融创中心,目标打造全国最大的锦纶生产基地之一及纺织服装互联网商贸集群,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为纺织服装强市建设注入新动能。
原文链接:http://gdstc.gd.gov.cn/kjzx_n/gdkj_n/content/post_47837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昔日滩涂地跃升“AI新城”
最新加入
2025-10-17丁薛祥出席中国环境与...
2025-10-16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六...
2025-10-14李强会见加纳总统马哈...
2025-10-14搭一座桥,让科普与生...
2025-10-14科技突围,“菌”行致...
2025-10-14院士专家工作站筑就国...
2025-10-14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发布...
2025-10-14通辽:科技注入“源头...
2025-10-14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
热门资讯
2021-03-19河南省通报中央环境保...
2021-03-19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
2021-01-282020年化工市场:...
2021-01-282020年石油天然气...
2021-01-282021上海石油化工...
2021-01-25林长制的到底是什么意...
2020-12-15国务院通过《排污许可...
2021-01-04全国已全面完成固定污...
2021-02-03长江干流实现全Ⅱ类及...
2021-01-28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