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化工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海大“膜”力!科研成果实现快速脱盐突破!

发布时间:2025-10-13 来源: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当前海水淡化领域,传统膜材料长期面临“水分子通得快,盐分却拦不住;拦得住盐,水又流不畅”的性能瓶颈。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姜忠义、刘亚楠团队研究设计出了“沙漏形纳米通道”共价有机框架膜(COF膜),在实现高水通量的同时显著提升盐截留率,为新一代海水淡化膜材料的性能突破提供了重要方向。该研究成果近日在《自然·通讯》发表。

  海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刘亚楠介绍,当前,国际上海水淡化膜研究正处于由传统材料优化迈向新型多孔材料创新突破的关键阶段,其中,COF材料因具有高比表面积、规则可调的微孔结构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被视作下一代海水淡化膜的“潜力股”。然而,受限于微观结构构筑的难度,传统COF膜普遍存在孔径偏大、难以有效拦截水合盐离子的问题,导致“水盐同行”、截留率偏低,难以满足工程化要求。

  为破解这一难题,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独特的“沙漏形”纳米通道,采用“分步组装”方式将氨基环糊精纳米颗粒精确定位在膜通道口,形成“前宽后窄”的异质通道。这样的结构设计可实现水分子的快速导入与高效输运,同时在狭窄段精准拦截盐分,有效协同“快输水”与“强截盐”两个核心性能。同时,该膜还具备pH响应功能,可根据环境酸碱度自动调节通道状态:酸性条件下通道收缩,有利于提高盐截留率;碱性条件下通道扩张,可增强水通量,适用于不同用水场景下的需求切换。

  图1膜的形成示意图

  实验结果表明,该膜在低压条件下即可实现超高水通量与高盐截留率,并展现出良好的长期运行稳定性、抗氯能力以及pH循环耐受性,具备向工程化转化的技术基础。目前,这项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小规模测试,潜在应用领域包括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高盐废水处理、智能膜分离系统以及特定离子分离场景等。

  图2沙漏形纳米通道COF膜的脱盐性能

  图3沙漏形纳米通道COF膜的pH响应性

  研究团队计划将这一通道设计理念推广应用到其他类型的多孔材料中,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进一步提升膜材料在精准分离与适应性方面的能力。同时,结合人工智能辅助模拟优化膜结构和表面化学特性,推动膜材料向功能集成、定制化方向发展,为资源回收与水处理技术升级提供可行路径。

  “我们希望这类膜材料成为下一代水处理技术的关键载体,不仅在海水淡化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也能在化工分离、能源转换等环节展现应用价值,为全球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贡献中国智慧。”刘亚楠表示。


原文链接:https://dost.hainan.gov.cn/kjxw/mtjj/202510/t20251011_39434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资讯网hg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