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离子相互对撞中观测到顶夸克
铅离子-铅离子对撞(艺术图)。图片来源:ATLAS合作组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刘霞)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官网16日报道,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超环面仪器实验(ATLAS)合作组报告称,他们在铅离子-铅离子对撞中观察到了顶夸克。这一结果的统计显著性为5倍标准差,达到了粒子物理学宣布某一研究为“发现”所需标准。
研究团队表示,这是首次在原子核相互作用中观察到顶夸克的产生,为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打开了一扇新窗户。
理论认为,在宇宙大爆炸后的极短时间内,QGP曾短暂地“主宰”整个宇宙。在QGP内,质子和中子的基本组成部分夸克和胶子没有被束缚在粒子内部,而是形成了一种几乎完美的稠密流体。对QGP开展研究,有助更好地揭开宇宙早期的神秘面纱。
然而,在铅离子-铅离子对撞等重离子对撞中产生的QGP的“寿命”极短,仅为约10-23秒,难以直接观测。对此,物理学家通过研究在这些对撞中产生并穿越QGP的粒子,以探究QGP的属性。
作为已知最重的基本粒子,顶夸克衰变为其他粒子的速度,比形成QGP所需时间快一个数量级。因此,顶夸克的衰变及其衰变产物与QGP相互作用之间的延迟,可作为“时间标记”,为研究QGP的时间动力学提供独特机会。
最新研究中,ATLAS合作组精心分析了LHC第二轮运行期间、对撞能量为5.02太电子伏特的铅离子-铅离子碰撞的数据。最终在“双夸克通道”中,成功捕捉到顶夸克的“身影”。在“双夸克通道”中,顶夸克先衰变为底夸克和W玻色子,这些产物又衰变为电子或缪子及相关的电子中微子或缪子中微子。
团队表示,强力是将质子、中子和其他复合粒子结合在一起的力,最新研究也有助他们进一步揭示强力的性质。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kxpj22/kjqy89/324578/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首个可操控机械量子比特创建
最新加入
2025-10-20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
2025-10-17丁薛祥出席中国环境与...
2025-10-16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六...
2025-10-14李强会见加纳总统马哈...
2025-10-14搭一座桥,让科普与生...
2025-10-14科技突围,“菌”行致...
2025-10-14院士专家工作站筑就国...
2025-10-14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发布...
2025-10-14通辽:科技注入“源头...
热门资讯
2021-03-19河南省通报中央环境保...
2021-03-19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
2021-01-282020年化工市场:...
2021-01-282020年石油天然气...
2021-01-282021上海石油化工...
2021-01-25林长制的到底是什么意...
2020-12-15国务院通过《排污许可...
2021-01-04全国已全面完成固定污...
2021-02-03长江干流实现全Ⅱ类及...
2021-01-28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