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规模化应用 我国软件产业持续做大做强
我国软件产业在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骨干企业加速涌现,产业业态日益完善。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软件收入突破12万亿元,同比增长13.4%。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软件产业不仅涌现出了一大批知名技术企业,也在不断发展的智能化浪潮中,加快布局智能操作系统、智能计算平台等新一代底座基础设施,逐步推进建设一体化开发运维、现代化软件工厂等核心能力,全面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持续做大做强。
“软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发展大会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活动上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软件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工信部将不断夯实软件产业的基础实力,持续推动开源体系的创新,促进软件迭代应用,加速人工智能的赋能,营造良好的软件发展环境。
我国丰富的应用场景,在各级各类创新主体的参与下,已孕育出中国算力网的基础软件走向世界、影响世界。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怀民表示,数据中心和超算中心发展正在相互融合,我国也在推进“东数西算”十大数据中心和八大枢纽的建设。
软件产业如何适应未来的算力数字经济发展?王怀民认为,数据中心为智算中心提供计算资源,以及超算和计算之间结合,形成了面向科学工程的计算和面向科学工程的人工智能支持,成为相互交叉的新兴应用形态,存在着巨大的创新空间。他建议,算力网络的核心、基础软件以及其生态以纵横网的形式有效推进,所谓纵是在算力中心内看到纵向、多级的软件栈,形成有效地对领域支撑;在横向方面看到以云的方式形成算力中心资源的有效链接,同时以生态演化的形式看到开源创新模式的有效发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院长胡春明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特别是大模型和软件产业、软件工程发生紧密交织。这些创新工作已经渗透到软件开发、软件运营整个环节。作为软件人机协作智能交互的新范式,以前通过群智化的方法已有很多探索,如果模型发展到了片段级生成,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那在人机协作、多Agent协作上将会有更大的空间。学术界应该和快速发展的软件产业一道,共同把新的方向探索好,把其转化成新质生产力。
有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以软件为基础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和催生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业界应聚焦软件根技术、代码大模型和人工智能对全行业的变革,强调以数字技术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持续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gxt.fujian.gov.cn/zwgk/xw/hydt/xydt/202404/t20240426_644024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07-16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
2025-07-11李强会见埃及总统塞...
2025-07-09李强会见联合国秘书...
2025-07-07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
2025-06-30李强会见塞内加尔总理...
2025-06-24李强同新加坡总理黄循...
2025-06-18习近平会见吉尔吉斯...
2025-06-16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
2025-06-12丁薛祥出席第二届“一...
热门资讯
2021-03-19河南省通报中央环境保...
2021-03-19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
2021-01-282020年化工市场:...
2021-01-282020年石油天然气...
2021-01-282021上海石油化工...
2021-01-25林长制的到底是什么意...
2020-12-15国务院通过《排污许可...
2021-01-04全国已全面完成固定污...
2021-02-03长江干流实现全Ⅱ类及...
2021-01-28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