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首家玉米高产研究中心挂牌成立
6月21日,通辽市首家玉米高产研究中心成立暨“玉米密植高产水肥精准调控绿色生产技术模式研发与应用”项目启动会召开,通辽市政府副市长吕国华出席揭牌仪式并致辞。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少昆研究员、王克如研究员应邀参加会议,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白斯勤,市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邱军,市科技局、农牧局分管同志,市科技局、市农牧局相关科室、单位工作人员参加会议。市政府副秘书长贺其叶力图主持会议。
揭牌仪式上,吕国华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长期以来给予通辽农牧业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通辽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2022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1691.76万亩、产量175.63亿斤,特别是在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少昆研究员团队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推广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模式,刷新了东北春玉米区千亩和万亩大面积单产纪录。希望通过此次玉米高产研究中心建设,进一步密切双方科技交流合作,建立联合创新团队,开展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交流,健全和完善科技合作的各项机制,推动项目早日达产落地,为我市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李少昆研究员表示,通辽市玉米产业发展基础好,通过开展多年关键技术研究,已形成了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关键技术11项,逐渐从试验田走向了广袤的通辽大地。下一步,通过建设玉米高产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实施通辽市级科技重点项目“玉米密植高产水肥精准调控绿色生产技术模式研发与应用”,进一步总结凝练玉米高产的“通辽模式”,为通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会议期间,李少昆研究员围绕玉米密植高产栽培、创新滴水出苗、化学调控、水肥按需精准施用等技术进行了讲解。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同签署合作协议。与会同志围绕玉米高产研究中心建设、运行模式、高效节水农业、玉米密植高产等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达成了多项共识。
通辽市玉米高产研究中心是在通辽市科技局、市农牧局共同推动下,联合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同创建,针对制约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和瓶颈,开展玉米精量播种、密植品种、水肥运筹、病虫害综合防控等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研究,真正实现“藏粮于技”的目标,为玉米生产 “通辽模式”的形成奠定基础。
原文链接:https://kjt.nmg.gov.cn/kjdt/mscx/202306/t20230621_23359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07-22王毅同克罗地亚外长拉...
2025-07-16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
2025-07-11李强会见埃及总统塞...
2025-07-09李强会见联合国秘书...
2025-07-07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
2025-06-30李强会见塞内加尔总理...
2025-06-24李强同新加坡总理黄循...
2025-06-18习近平会见吉尔吉斯...
2025-06-16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
热门资讯
2021-03-19河南省通报中央环境保...
2021-03-19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
2021-01-282020年化工市场:...
2021-01-282020年石油天然气...
2021-01-282021上海石油化工...
2021-01-25林长制的到底是什么意...
2020-12-15国务院通过《排污许可...
2021-01-04全国已全面完成固定污...
2021-02-03长江干流实现全Ⅱ类及...
2021-01-28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