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化工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化工发展 > 正文

突破性生物材料从内到外“疗伤”

发布时间:2023-02-04 来源: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科技日报北京2月1日电(记者张梦然)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静脉内注射的新型生物材料,可减少组织炎症并促进细胞和组织修复。该生物材料经测试证明可有效治疗啮齿动物和大型动物模型中心脏病发作引起的组织损伤。研究人员还在啮齿动物模型中证明,该生物材料或对创伤性脑损伤和肺动脉高压患者有益。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上。

  心脏病发作后,会形成疤痕组织,从而削弱肌肉功能,并可能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研究团队希望开发一种可在心脏病发作后立即实施的治疗方法。这意味着开发一种生物材料,可与其他治疗方法(如血管成形术或支架)同时注入心脏血管,或静脉注射。这种新型生物材料的优点之一是均匀分布在整个受损组织中。相比之下,通过导管注射的水凝胶保留在特定位置且不会散开。

  研究人员从水凝胶开始着手,该水凝胶被证明与血液注射相容。但是水凝胶中的粒径太大,无法用于渗漏的血管。于是,研究人员将水凝胶的液体前体通过离心机筛出更大的颗粒,只保留纳米尺寸的颗粒。在冷冻干燥之前,将所得材料进行透析和无菌过滤。将无菌水添加到最终粉末中会产生一种生物材料,这种材料可通过静脉输注到心脏的冠状动脉中。

  研究人员在心脏病发作的啮齿动物模型上测试了这种生物材料。生物材料与心脏病发作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缩小间隙并加速血管愈合,从而减少炎症。研究人员还在心脏病发作的猪模型中进行测试,结果相似。研究团队正计划申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授权,对这种新型生物材料在心脏病方面的应用展开人体研究。人体临床试验或将在一两年内开始。

  【总编辑圈点】

  一直以来,人们并无确定的治疗方法去修复由心脏病发作造成的心脏组织损伤。而本文中研究的亮点,就在于成功验证了一种新材料能在大型动物模型中减少炎症、促进愈合的假设。这种生物材料擅长从内到外治疗受损组织,属于再生工程的一种新方法。如果临床试验顺利,其终将帮助到大量被痛苦慢性病折磨的人类患者。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kxpj22/kjqy89/277583/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资讯网hg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