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海高园聚集创新资源赋能企业发展
威海海高园(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自2020年11月完成机构改革,进一步强化园区科技属性,按照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聚集政策、平台、人才等创新资源,优化园区要素配置,激发创新活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高点定位,提升园区创新能力
一是以争创国家农高区为契机,推动园区提档升级。国家农高区创建,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还将吸引更多的人才、项目入驻园区,助力企业发展。二是深化科创平台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按照分类培育,系统推进的思路,针对各个企业的特性,找准优势突破点,抢抓申报关键节点的同时把培育工作做在平时,新增创新平台13个,其中省级4个,市级9个。三是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按照“谋划一批、培育一批、成熟一批”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辖区内企业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由2020年的28家增加到2022年42家,高新技术企业由2020年21家增加到2022年30家。
聚力做好科技服务,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一是创建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强化“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有效集聚建设海洋养殖创新创业共同体,2022年12月省科技厅公布了第五批拟建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名单,山东省海洋养殖创新创业共同体成功入选,标志着海高园创新载体建设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夯实了服务企业的功能基础。二是强化科技载体作用,赋能企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武汉理工大学威海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鲁东大学特医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入驻园区的高校院所载体资源,促成选派了首批23名教授和37名硕博士到企业开展科技副总挂职和研究生实习实训工作,为企业解决技术瓶颈以及优化工艺,编制智能化技术改造咨询诊断报告书21份,赋能企业创新取得实效。
做优产学研合作,提升服务企业精准度
一是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建立定期走访机制,摸底调研企业“卡脖子”问题以及技术、人才需求。根据产业特点及企业技术难题进行分类,2021-2022年征集鱿鱼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研发、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研发等技术需求20余项,得到省市立项支持。二是以企业需求为引领,推动产学研合作。建立科技成果推介共享机制,畅通技术信息交流路径。定期整理筛选生物制品、特医食品等领域的技术成果,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集中发布、公开推介。通过大型多元化的产学研对接大会,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先后多次主办和协办大型区、市级产学研合作大会,促成8家高校与10家企业达成10项产学研合作项目。三是集成政策资源,精准服务企业。海高园强化省市政策红利释放,组织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项目申报和技术研发,推动裕泰石油、日鑫水产等企业与青岛科技大学等院所联合申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省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等各类科技项目13项。其中,采用揭榜制方式对鱿鱼加工自动化设备研究进行揭榜,已成功研制出鱿鱼掏黄和鱿鱼头切组两套设备,鱿鱼头切组自动化设备单台产能达到35条/分钟,掏黄自动化设备工作速度达到50条/分钟。项目投产后,可大大缓解鱿鱼加工企业用工荒的问题,预计全市每年可节省人工成本约10亿元。
原文链接:http://kjt.shandong.gov.cn/art/2022/12/12/art_13363_1030265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09-10李强同葡萄牙总理蒙特...
2025-09-09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2025-09-08生态环境部召开202...
2025-09-04李强会见马来西亚总理...
2025-08-27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
2025-08-252025年全省生态环...
2025-08-21赵乐际会见越南国会副...
2025-08-20省生态环境厅党组部署...
2025-08-19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
热门资讯
2021-03-19河南省通报中央环境保...
2021-03-19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
2021-01-282020年化工市场:...
2021-01-282020年石油天然气...
2021-01-282021上海石油化工...
2021-01-25林长制的到底是什么意...
2020-12-15国务院通过《排污许可...
2021-01-04全国已全面完成固定污...
2021-02-03长江干流实现全Ⅱ类及...
2021-01-28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