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 • 专家谈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凝聚合力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环保合作一直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强调,“我们要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中国政府积极通过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与共建国家凝聚绿色共识,加强合作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2050年愿景。
一是搭建合作平台,凝聚生物多样性保护共识并开展行动。中国生态环境部和中外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旨在打造“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合作平台,与共建国家携手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联盟已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150多家合作伙伴,设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等十个专题伙伴关系,共同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交流活动。
二是加强信息共享,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数据支持。积极建设“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汇集并分享共建国家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为政府、企业、团体和个人提供数据服务和决策支持,目前已纳入100多个国家的生物多样性相关数据。
三是开展能力建设,共同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生态环境部正在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同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先后为120个国家培训环保官员、专家和技术人员2000多人次,内容涵盖生态系统评估和管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
四是推动绿色复苏,共享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当前,全球处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经济绿色复苏的特殊时刻,中国政府将继续依托“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双多边合作交流机制,分享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尤其是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国家公园体系建立等方面的经验。同时,继续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关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影响,逐步推动环境风险评估并制定绿色解决方案。
五是协同推进,共同实现绿色发展目标。“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特别是部分地区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敏感,面临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一带一路”倡议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理念、原则和目标方面高度契合、相辅相成、协同推进,将帮助相关国家跨越传统的发展阶段,落实好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作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继续为全球提供绿色公共产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作者:周国梅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原文链接:http://www.mee.gov.cn/ywgz/zrstbh/swdyxbh/202010/t20201017_803588.shtml
最新加入
2025-07-16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
2025-07-11李强会见埃及总统塞...
2025-07-09李强会见联合国秘书...
2025-07-07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
2025-06-30李强会见塞内加尔总理...
2025-06-24李强同新加坡总理黄循...
2025-06-18习近平会见吉尔吉斯...
2025-06-16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
2025-06-12丁薛祥出席第二届“一...
热门资讯
2021-03-19河南省通报中央环境保...
2021-03-19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
2021-01-282020年化工市场:...
2021-01-282020年石油天然气...
2021-01-282021上海石油化工...
2021-01-25林长制的到底是什么意...
2020-12-15国务院通过《排污许可...
2021-01-04全国已全面完成固定污...
2021-02-03长江干流实现全Ⅱ类及...
2021-01-28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