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先行区| 宁夏银川新能源产业渐显硬核实力
“银川具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规模优势,2020年,银川隆基硅单晶硅片产能已达到20GW,占全球产能比例约25%,在光伏产业格局中的一席之地更加稳固。企业的单晶硅成本价格已接近或低于多晶硅,随着市场对单晶产品的需求持续上升,其市场竞争力日益凸显。”5月24日,宁夏银川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市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通过龙头带动整合产业链,使配套企业集聚发展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不仅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优势,而且还拥有较强的成本竞争优势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目前,西安隆基、天津中环、小牛自动化等一批国内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已在银川落户发展。其中,隆基硅形成单晶硅棒产能27GW、单晶硅片20GW、电池10GW,是全球最大光伏全产业链的生产基地之一。银川具备单晶硅棒产能30GW、硅片产能21GW,单晶电池产能10GW、组件产能500MW,在建的产能有中环50GW单晶硅棒、隆基5GW电池等项目,配套建设和即将落地的项目有20万吨多晶硅、60万吨光伏玻璃,初步建成从高纯度硅提纯、晶硅、切片、电池、组件到应用的光伏全产业链。
银川市围绕上下游产业链招商,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带来产业聚变。今年3月,由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50亿元建设的中环50GW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能工厂项目开工,这是业内最大的单体太阳能级单晶硅投资项目,预计12月底试投产。据介绍,该项目按照工业4.0理念,通过项目智能工厂设计及制造、组织、管理模式优化,将实现5G技术与智慧化生产融合,更好地满足光伏市场未来对新能源材料的需要。生产的G12单晶硅片不仅能将光电转换率提高1.08%,产出功率提高80.5%,而且能降低6.8%的度电成本,是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光伏发电、实现全面平价上网的极具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
银川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园区将继续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配套产业,提质扩能,推动光伏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力争在“十四五”末,单晶硅棒实现产能200GW、硅片产能100GW,电池产能100GW、组件产能50GW,培育1至2家产值30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至5家产值100亿元以上的支柱企业,10家产值亿元以上的配套企业。同时,鼓励支持企业利用网格化、数字化基础,融入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远程监控与诊断等技术,推动制造理念的智慧化、生产管理的数字化、生产制造的信息化,让光伏制造业实现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生产制造效率。
来源:宁夏日报
原文链接:http://xbj.nea.gov.cn/website/Aastatic/news-222591.html
最新加入
2025-07-16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
2025-07-11李强会见埃及总统塞...
2025-07-09李强会见联合国秘书...
2025-07-07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
2025-06-30李强会见塞内加尔总理...
2025-06-24李强同新加坡总理黄循...
2025-06-18习近平会见吉尔吉斯...
2025-06-16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
2025-06-12丁薛祥出席第二届“一...
热门资讯
2021-03-19河南省通报中央环境保...
2021-03-19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
2021-01-282020年化工市场:...
2021-01-282020年石油天然气...
2021-01-282021上海石油化工...
2021-01-25林长制的到底是什么意...
2020-12-15国务院通过《排污许可...
2021-01-04全国已全面完成固定污...
2021-02-03长江干流实现全Ⅱ类及...
2021-01-28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