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化工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化工发展 > 正文

北大在常温常压水相电催化合成氨领域获得突破

发布时间:2019-03-12 来源: 作者:

北京大学3月6日发布消息称,该校张亚文/严纯华课题组与合作者在常温常压水相电催化合成氨领域获得突破。

目前,工业上广泛采用的Haber-Bosch方法通过高温高压等苛刻条件来促使高纯氢气和氮气在铁基催化剂表面进行反应生成氨,其能量和氢气都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甲烷等),表现出高能耗、高化石燃料消耗和高二氧化碳排放等缺点。寻找合适的绿色替代方案,在温和条件下实现高效、低能耗、低排放合成氨,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挑战。

电催化氮还原反应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合成氨的新路径。该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以大量易得的水与氮气(空气)作为反应原料,以可持续能源(太阳能,风能等)产生的电能作为能量来源,即可实现“零排放”合成氨。然而,电化学合成氨技术仍面临重大挑战,其发展严重受制于现有催化剂非常低下的选择性与活性。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亚文/严纯华课题组与北京理工大学殷安翔课题组,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司锐课题组合作,开创性地利用非贵金属催化剂(铋纳米催化剂)与碱金属(钾离子)助催化剂之间的协同作用,成功增强氮气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与活化,同时抑制析氢副反应,从而突破已有极限,大幅提高电催化合成氨的选择性与反应速率。该方法在常温常压(25摄氏度,1个大气压)下,从水和氮气出发,即可实现高选择性(电子利用率高于66%)和高速率产氨。该方法较目前已有报道有数量级上的提升,为电化学合成氨的实用化提供了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该催化体系还具有广泛适用性。碱金属的促进作用不仅限于铋催化剂,碱金属的促进作用还适用于一系列常用催化剂(如Pt、Au等)。此外,该催化体系对具有重要能源与环境意义的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反应同样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本研究为温和条件下利用可持续能源高效合成氨提供了新的途径。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落实综合监管要求,盯住项目建设不放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资讯网hg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