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化工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化工书籍 > 正文

校企人才共享 协同创新共赢

发布时间:2024-12-24 来源: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记者宋迎迎

  “‘双聘双跨’校企人才共享机制使科研人员突破身份束缚,在科研活动中拥有更大自主权和灵活度。”青岛理工大学副教授逄博日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他受聘担任青岛川安基础工程有限公司“科技副总”,牵头开展青岛理工大学与青岛川安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启动的校企科研合作项目。目前,合作双方已通过项目建成海洋工程结构延寿材料产业基地,相关技术成果在多个工程中应用。

  除了逄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还有很多利用“双聘双跨”校企人才共享机制引进的高层次人才。

  青岛西海岸新区高校众多、企业富集。但此前,校企协同引才用才不够、产学研深度融合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青岛西海岸新区今年探索建立“双聘双跨”校企人才共享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聘用人才,支持人才跨岗位开展校企科技合作,进一步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路径,有效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为推动校企人才共享,青岛西海岸新区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为人才提供高校、科研院所或事业单位的编制保障。“双聘双跨”工作试点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已推动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7家高校院所与海尔集团、双星集团等15家重点企业开展合作,共引共用高层次人才23名。

  “双聘双跨”校企人才共享机制,不仅打通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人才交流通道,还推动了协同创新。

  王正是青岛科技大学和益凯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合聘用的“讲席讲授”。他在学校带学生开展湿法炼胶技术研发,并把创新成果带到企业转化,实现“编制在学校、转化在企业”。

  建立“双聘双跨”校企人才共享机制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不断提升人才与企业、产业的“适配度”,促进校企成果共创共享。

  目前,通过“双聘双跨”合作试点,青岛西海岸新区推动校企联合开展“高性能聚丙烯隔膜研发及产业化”等科研项目21个,使更多科技成果从高校院所的实验室“走”向企业的生产线。

  为丰富“双聘双跨”合作承才载体,青岛西海岸新区编制了《重点人才载体培育手册》,梳理汇总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37类平台的培育政策,推动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合力共建人才载体,以高能级平台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

  依托“双聘双跨”校企人才共享机制,山东科技大学正在与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华世洁研究院。山东科技大学人事处处长、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苗汝昌介绍,该校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梁鹏担任华世洁研究院院长,致力于将研究院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空气监测治理服务平台。

  目前,华世洁研究院已集聚专业研发人才80余名,承担省级重大专项1项、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2项、青岛市科研项目10余项。

  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陆莹介绍,该区将紧紧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加强校企人才共引共育、平台共建共用、成果共创共享,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xwzx15/tszs42/265259/328144/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资讯网hg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