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加速构建安全可靠的充换电生态体系
当前,新能源汽车和电动两轮车已成为绿色出行和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同时,充换电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业内多位专家认为,作为全链条安全管理的关键领域,充换电环节亟需从标准、技术、政策到社会共识等层面协同发力,共同构建安全可靠的充换电生态体系。
日前,由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等单位主办的“2024充换电安全治理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文文表示,学校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参与新能源交通领域的科研与技术开发。当前,充换电安全已成为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希望通过研讨会,与各界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会上,多位专家学者从制度建设、标准制定、消防救援、产品检测、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协商等角度,对充换电问题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从多维度对充换电安全治理提供了思考和建议。
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刘兆彬认为,当前,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需要靠技术创新与管理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已出台的多项强制标准和政策,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同时,他还建议完善标准化体系,加强质量安全全过程管理,完善召回和三包制度,推动社会共治。
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研究员丁宏军表示,充换电火灾原因包括电池热失控、电器线路保护装置不合理、充电器与电池不匹配等,应从车电分离、设置消防设施、采用换电模式等方面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北京交通大学传播系副教授黄彪文表示,2024年,电动两轮车舆情特征包括舆情热度、平台特点、议题分类、高频词和公众态度等方面,安全治理成为外界对电动两轮车最关心的议题,应加强在充换电安全问题上的公共协商和科普教育。
同时,会议设置两场圆桌论坛环节。在以“行业协会及车企的充换电安全治理经验”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多位产学研界嘉宾呼吁加强行业管理,统一标准,引入第三方测评机构,关注技术和安全升级等;在以“技术创新赋能充换电安全”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多位行业企业负责人介绍了各自的技术创新成果和解决方案,包括换电模式、电池安全检测、智能充电、灭火技术、上门充电等,并强调了技术创新、协同合作和社会责任在充换电安全中的重要性。
原文链接:http://gxt.fujian.gov.cn/zwgk/xw/hydt/xydt/202412/t20241212_659107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4-12-25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三批...
2024-12-24关于公示2024年第...
2024-12-24巴彦淖尔市科技系统扎...
2024-12-24克拉玛依市科技创新大...
2024-12-24青科力量的田野情怀
2024-12-24青创前沿 | 包金小...
2024-12-24自治区科技厅举行宪法...
2024-12-24科技“突围”工程储能...
2024-12-24国产桌面操作系统发布...
热门资讯
2021-03-19河南省通报中央环境保...
2021-03-19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
2021-01-282020年化工市场:...
2021-01-282020年石油天然气...
2021-01-282021上海石油化工...
2021-01-25林长制的到底是什么意...
2020-12-15国务院通过《排污许可...
2021-01-04全国已全面完成固定污...
2021-02-03长江干流实现全Ⅱ类及...
2021-01-28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