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启动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
科技日报讯(记者陈曦)依托中药产业和科教资源优势,天津近日启动了“现代中药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工程”(以下简称“创新工程”)。
创新工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担任项目技术总师,旨在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培育中药产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中药产业转型升级,助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天津市作为中药产业的重要基地,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更在现代中药研发和生产等方面,积累了丰厚的资源和宝贵的经验。
然而,面对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天津市中药产业也面临着“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等问题。张伯礼指出,“重磅炸弹”品种稀缺、品种梯队培育不足、产品价值挖掘不够等,亟须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来破解。
因此,创新工程的启动正当其时。创新工程由天津市财政共计支持经费6000万元,包含5个项目,总规模达1.8亿元。其中,中药大品种新质生产力培育项目4项,分别由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津药达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
“这些项目通过开展中药智能生产线建设、生产工艺优化、作用机制研究等,围绕芪参益气滴丸、速效救心丸、血必净注射液、肾炎康复片4个品种开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天津市科技局生物医药处副处长孔林介绍。
其中,天津红日药业的血必净注射液入选新质生产力培育项目。据了解,血必净是治疗脓毒症的中药注射剂,源自经典名方“血府逐瘀汤”,新冠疫情期间,被纳入中医药抗疫“三药三方”。
“此次创新工程将通过先进制造、药材质量、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安全性评价及临床价值研究等环节的升级,全面提升血必净注射液的产能以及质量稳定性,为临床精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红日药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文元认为,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迭代升级,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与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不谋而合。
此外,中药新质生产力培育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针对中药产业和中成药品种的核心共性“卡脖子”关键技术开展研究,由天津中医药大学承担。
“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展,在组织模式上,我们将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构建政府—科研单位—企业联动的‘有组织’科技攻关模式。”孔林介绍,中成药大品种二次开发成果将助力实现建设先进制造生产线、提供临床证据、解读作用原理、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产品销售额。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xwzx15/tszs42/265259/325871/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新研究提升酵母脂质合成能力
最新加入
2024-12-25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三批...
2024-12-24关于公示2024年第...
2024-12-24巴彦淖尔市科技系统扎...
2024-12-24克拉玛依市科技创新大...
2024-12-24青科力量的田野情怀
2024-12-24青创前沿 | 包金小...
2024-12-24自治区科技厅举行宪法...
2024-12-24科技“突围”工程储能...
2024-12-24国产桌面操作系统发布...
热门资讯
2021-03-19河南省通报中央环境保...
2021-03-19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
2021-01-282020年化工市场:...
2021-01-282020年石油天然气...
2021-01-282021上海石油化工...
2021-01-25林长制的到底是什么意...
2020-12-15国务院通过《排污许可...
2021-01-04全国已全面完成固定污...
2021-02-03长江干流实现全Ⅱ类及...
2021-01-28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