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关注!呼和浩特“借外力”,提升科技软实力
今日出版的《科技日报》7版,以《内蒙古呼和浩特:深化合作借外力 闯出科技“突围”路》为题,报道了呼和浩特市聚焦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与对接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深化跨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加大科技开放合作力度,汇聚全国创新资源,加速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全文如下
在日前举办的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颠覆性技术呼和浩特对接会上,北京协同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呼和浩特市城乡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共同发起总规模2亿元的呼和浩特市颠覆性技术基金。
签约现场
“呼和浩特市颠覆性技术基金致力于支持具有原创性和先进性的颠覆性技术项目,这将为呼和浩特市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北京协同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华说。
据了解,该基金是全国第三支、北方地区第一支颠覆性技术基金,呼和浩特将其视为深化京蒙协作、加强与京津冀合作发展的重大成果。基金将依托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颠覆性科研项目及科研团队优势,为呼和浩特市高水平推进科技“突围”工程提供坚实支撑与强劲动力,助力该市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聚焦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与对接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深化跨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加大科技开放合作力度,汇聚全国创新资源,加速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今年,呼和浩特市携手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同成立了呼和浩特研究中心,聚焦前沿与颠覆性技术,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举办对接活动等措施,促进科技成果在呼和浩特落地转化。”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孔燕介绍,目前,内蒙古工业大学已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先进技术实验室,将围绕新能源、新型化工领域进行重点布局。
为充分利用北京市优质科创资源,呼和浩特市与北京市海淀区签订“两小时创新圈”合作备忘录,打造京蒙协同创新平台,成功落地“京数蒙算”智算产业园等一批示范性项目。通过建立人才科创飞地,呼和浩特市吸引北京高端人才与科创项目入驻,形成京蒙创新合作生态。此外,呼和浩特市企业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等北京地区的创新主体展开合作,在工业仿真、绿电消纳等多个领域实施科技“突围”项目,累计合作项目超过50项。
呼和浩特市还链接长三角创新资源,拓展与西部和东北地区科技合作,为地区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该市积极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如上海交通大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已孵化并引入52家企业,实施多项中试产业化项目。同时,围绕乳业、草种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呼和浩特市与多所高校院所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此外,呼和浩特市积极与院士团队合作,促进科技创新。目前,呼和浩特市已与欧阳明高、陈十一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团队合作,共建成果转化平台,推进重卡换电技术、工业软件自主研发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为产业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原文链接:https://kjt.nmg.gov.cn/kjdt/mtjj/202411/t20241118_26106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4-12-25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三批...
2024-12-24关于公示2024年第...
2024-12-24巴彦淖尔市科技系统扎...
2024-12-24克拉玛依市科技创新大...
2024-12-24青科力量的田野情怀
2024-12-24青创前沿 | 包金小...
2024-12-24自治区科技厅举行宪法...
2024-12-24科技“突围”工程储能...
2024-12-24国产桌面操作系统发布...
热门资讯
2021-03-19河南省通报中央环境保...
2021-03-19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
2021-01-282020年化工市场:...
2021-01-282020年石油天然气...
2021-01-282021上海石油化工...
2021-01-25林长制的到底是什么意...
2020-12-15国务院通过《排污许可...
2021-01-04全国已全面完成固定污...
2021-02-03长江干流实现全Ⅱ类及...
2021-01-28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