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制造:贵阳高新区创新产业共享模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贵阳高新区创新服务举措,育龙头、补链条、强集群,通过精准整合生产要素,紧扣企业需求,不断强化园区供给能力、资源配置和产业协同,让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目前,高新区已建成表面处理、模具设计加工、精密加工、装备制造理化检测、机电维护5个共享服务中心,让链上企业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在贵阳高新区“两机”产业孵化园内的精密零部件生产车间里,景宏科技与正顺精密两家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协同配合完成精密零部件的加工生产。
贵州景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伍贤凤说,高新区里每一家企业的优势还是有一些区别,有的比较擅长做小件,有的擅长做大件的,而有的则是做冲压的或其他方面的,但整体都是做机加行业的,所以大家可以共享资源,互相学习。
作为区内林泉产业“生态圈”内的企业,景宏科技自入驻贵阳“两机”产业孵化园一年多以来,产能与产值成倍增长,已从原来700万元的产值提升到了如今的1500万元,这背后,也得益于贵阳高新区搭建的精密加工产业共享服务中心及一系列服务举措。
伍贤凤说,高新区邀请他们企业过来,第一年免收租金,为公司降低成了本。进入到共享中心,行业、设备、人员、技术等得到聚拢,大家齐心协力解决问题,成本等各方面得到节省,同时也提升了生产效率。
产业共享中心的搭建,不仅实现内部产能、设备等生产要素的共享,还有效提高了产业规模效应,形成加工能力的互补。截至目前,精密加工共享中心已聚集了5家企业,共享厂房面积达8000平方米,主要设备300台(套),可承担航天航空零部件及各类高精密异型件、标准件、高温合金、钛合金等特殊材料的加工。
贵阳高新区产投集团实体板块负责人晋维武说,他们主要是在产业政策、招商政策上给到企业一些优惠,把这些企业聚集到孵化园,在物理空间上就降低了运输成本,企业也降低了总的经营成本。
贵州华青源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高勇说,企业之间相互配合、设备共享,将每个工序划分清楚,既节约了成本,又把整个产业链串接起来。
原文链接:https://gxt.guizhou.gov.cn/gxdt/szdt/202411/t20241120_8610968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倒逼出来的“智改数转”
最新加入
2025-07-16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
2025-07-11李强会见埃及总统塞...
2025-07-09李强会见联合国秘书...
2025-07-07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
2025-06-30李强会见塞内加尔总理...
2025-06-24李强同新加坡总理黄循...
2025-06-18习近平会见吉尔吉斯...
2025-06-16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
2025-06-12丁薛祥出席第二届“一...
热门资讯
2021-03-19河南省通报中央环境保...
2021-03-19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
2021-01-282020年化工市场:...
2021-01-282020年石油天然气...
2021-01-282021上海石油化工...
2021-01-25林长制的到底是什么意...
2020-12-15国务院通过《排污许可...
2021-01-04全国已全面完成固定污...
2021-02-03长江干流实现全Ⅱ类及...
2021-01-28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