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双碳” 逐绿而行
这段时间,位于南平工业园区的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陆续吸引了广东、山西、福建等地的党政领导、企业代表参访。
一个中心,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常务副主任郑明月道出其中奥秘:“作为全国四个碳计量中心之一,我们始终致力于加强碳计量相关技术研究、路径探索和制度建设,并以‘政产学研用’新模式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今年10月中旬,由中心研发的二氧化碳通量探测激光雷达装备,已在福州罗源湾开发区的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应用,迈出了科创成果市场应用的重要一步。
南平地处闽江源头,是福建的生态屏障,是“双世遗”和国家公园所在地。长期以来,全市立足资源禀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特别是近年来,南平积极落实“双碳”行动,着力下好“双碳”先手棋,一批典型成果颇受瞩目: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林业碳汇试点市,首创“森林生态银行”,顺昌法院“碳执行”案例入选最高法院典型案例,“碳汇+”、“碳能智联”服务试点、绿色金融等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2023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并落地南平,同年8月,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正式获批,12月,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在南平揭牌,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学术委员会组建成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碳计量中心的落地,为南平创新探索‘双碳’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资源支撑。”郑明月表示,从“碳”标准计量体系构建,到“碳”产业化项目落地,再到“碳”人才培养与储备,南平已全力奔跑在“碳”的赛道上。
眼下,南平还依托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落地优势,聚焦把握绿色低碳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已组建了相关专业团队,通过在电解铝行业内开展碳排放监测计量体系平台建设,积极推动竹、茶等产品碳足迹计量方法学技术规范,合作开展二氧化碳标准气体产业化项目、“零碳站房”改造提升项目,有序推进《碳排放管理员培训教程》编审及后续相关培训服务,深度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绿水逶迤,青山万重。“12月上旬,2024中国钢铁工业绿色发展大会将在国碳中心召开。在大会上,我们将发布《中国钢铁工业碳效研究报告》。”郑明月表示,研究报告的发布将为钢铁工业行业企业低碳转型提供案例示范,从而更好地引领钢铁工业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有效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原文链接:http://gxt.fujian.gov.cn/zwgk/xw/hydt/snhydt/202411/t20241120_656935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月球背面火山活动历史揭示
下一篇:宁德智造“广交”朋友
最新加入
2025-07-16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
2025-07-11李强会见埃及总统塞...
2025-07-09李强会见联合国秘书...
2025-07-07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
2025-06-30李强会见塞内加尔总理...
2025-06-24李强同新加坡总理黄循...
2025-06-18习近平会见吉尔吉斯...
2025-06-16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
2025-06-12丁薛祥出席第二届“一...
热门资讯
2021-03-19河南省通报中央环境保...
2021-03-19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
2021-01-282020年化工市场:...
2021-01-282020年石油天然气...
2021-01-282021上海石油化工...
2021-01-25林长制的到底是什么意...
2020-12-15国务院通过《排污许可...
2021-01-04全国已全面完成固定污...
2021-02-03长江干流实现全Ⅱ类及...
2021-01-28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