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化工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化工内参 > 正文

【大连】大连化物所开发出高功率密度全钒液流电池用铋单原子负载石墨毡电极

发布时间:2024-11-05 来源: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近日,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和刘涛研究员团队在高功率密度全钒液流电池电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开发出一种铋(Bi)单原子负载石墨毡电极,其在24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能量效率达到81.2%,峰值功率密度达到990mW/cm2,为高功率密度全钒液流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全钒液流电池因具有高安全、长寿命、环境友好等优点,已成为大规模储能的首选技术之一。然而,负极V3+/V2+反应速率较慢导致极化较大,造成电池功率密度较低、电堆成本较高。同时,钒离子氧化还原反应机理仍不明晰,阻碍了高活性电极材料的开发。

    针对上述问题,本工作中研究团队通过电化学原位全反射红外光谱研究了[V(H2O)6]3+/[V(H2O)6]2+的反应过程,揭示了脱溶剂化为该反应的控速步骤,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种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的Bi单原子电催化剂,通过理论计算证实了催化剂中的Bi-N4结构能够促进钒离子脱溶剂化并降低反应能垒。使用该Bi单原子电催化剂负载石墨毡电极的全钒液流电池在24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能量效率可以达到81.2%,峰值功率密度达到990mW/cm2。相比传统的Bi纳米颗粒催化剂,其表现出了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同时,在充放电过程中避免了Bi纳米颗粒催化剂的沉积溶解现象。即使将该电极放大应用在5KW电堆上,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提高效果。该工作有助于理解全钒液流电池的电极反应机理,进而为高效电催化剂的设计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对全钒液流电池的提效降本有重要意义。

    相关工作以“Bismuth Single Atoms Regulated Graphite Felt Electrode Boosting High Power Density Vanadium Flow Batteries”为题,于近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我所DNL17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邢飞。上述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专项“基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储能关键技术与示范”、辽宁省揭榜挂帅项目、辽宁省滨海实验室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kjt.ln.gov.cn/kjt/dfkj/2024092609221363847/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资讯网hg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