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聚焦合成生物领域 让科研成果走向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天津以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出台“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引领科研院所成果,加速向产业化迈进。
位于滨海新区的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一直致力于合成生物领域的技术突破。目前,我国每年要消耗大约1700万吨的食用糖,其中近三成依靠进口。针对国家需求,天津工生所,历时3年,研发出一种“酶催化技术”,让原本只能在动植物中少量提取的稀有糖,也可以从淀粉中大量转化。在天津,除了工生所,天津大学、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科技大学,分别在“工程菌种铸造、DNA 数据存储、发酵工程、药物创新”等方面处于领先水平,他们也形成了天津合成生物产业的第一梯队。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这四家院所,累计实现了“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基因合成”等十几项技术突破。不过,作为科研机构,手握新术,但是并不具备转化生产的条件。今年9月,根据国家对合成生物领域的总体规划,天津出台了专项支持政策,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按照方案,第一步就是在要重点科研机构,开展先行先试,天津以这四家科研机构为“试点”。
在“方案”的推动下,市科技局引导海河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天工生物、华恒生物等机构,进行联合投资,以工生所的“酶催化制糖技术”为基础,成立了新公司“怡和生物”。企业将配备生产车间、招募市场拓展团队,建立研发、生产、销售体系,将这一创新成果进行产业化落地。
目前,包括怡和在内,还有瑞普、嘉必优等多家企业,与四家“试点”院所达成转化意向。同步,市科技局也联合滨海新区、武清等区,在临港、京津产业新城规划了超10万平方米的厂房用地,为企业后续生产提供载体。
原文链接:https://kxjs.tj.gov.cn/ZWGK4143/ZXGZ7816/SWYY6804/GZDT7925/202411/t20241104_677046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4-12-25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三批...
2024-12-24关于公示2024年第...
2024-12-24巴彦淖尔市科技系统扎...
2024-12-24克拉玛依市科技创新大...
2024-12-24青科力量的田野情怀
2024-12-24青创前沿 | 包金小...
2024-12-24自治区科技厅举行宪法...
2024-12-24科技“突围”工程储能...
2024-12-24国产桌面操作系统发布...
热门资讯
2021-03-19河南省通报中央环境保...
2021-03-19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
2021-01-282020年化工市场:...
2021-01-282020年石油天然气...
2021-01-282021上海石油化工...
2021-01-25林长制的到底是什么意...
2020-12-15国务院通过《排污许可...
2021-01-04全国已全面完成固定污...
2021-02-03长江干流实现全Ⅱ类及...
2021-01-28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