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复杂条件 确保梅龙高铁如期开通
南方日报讯(记者/刘倩通讯员/邓联旭)中秋节前,粤北大地,梅龙高铁在葱茏翠谷中穿梭,宛如蜿蜒跃动的巨龙。远望山腰处的隧道口,奔驰的试运列车呼啸而出,唤醒沉寂的山谷,那便是梅龙高铁全线最长隧道——下黄田隧道。
开工建设以来,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和参建单位组织2万多名建设者,克服地质条件复杂、山区气候多变等困难,按期安全高效完成了建设任务。其中,作为全线重要控制性工程,下黄田隧道全长7377米,最大埋深290米,中铁二十五局建设者历时2年4个月,凿岩取道,终通“咽喉”。
下黄田隧道穿越山区多条地质破碎带、岩溶强烈发育带,地下水丰富,地质条件复杂,为高风险隧道。据中铁二十五局该项目四分部副总工程师王昆介绍:“下黄田隧道围岩复杂变化,其中隧道出口段遭遇近百米岩溶带,施工期间经常发生涌水、突泥、掉块,相当于在‘豆腐’中掘进。”
项目部采用超前钻探、物探相结合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法,一方面采用TSP、地质雷达等手段进行长距离探测,及时将地质预报结果反馈前场以指导施工;一方面通过超前水平钻和加深炮孔来进一步验证预报结果,随时对围岩突变、极破碎、弱围岩等地段主动实施超前钻探,有效获取围岩相关信息,实现超前管控。
掘进过程中,中铁二十五局项目部根据围岩变化情况,严格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原则,根据超前地质预报验证资料,加强超前支护措施,以大管棚加超前小导管方法一长一短提前加固围岩,有效提升掌子面自稳性。动态调整支护措施,通过短进尺、快循环,实现“快挖、快支、快封闭”,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同时严格强化现场施工组织、盯控,确保隧道开挖、出渣、立架、喷浆等工序紧密衔接,为顺利贯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既要快速掘进,更要安全掘进,针对隧道施工可能存在的坍塌、变形等潜在隐患,像张定发这样的隧道工人有三大“法宝”——拒无关人员于“洞外”的智能门禁系统、能“追踪定位”的安全帽、监测隧道内有害气体的“照妖镜”……
“智慧安全帽”是建设者们进隧道前的必要“装备”,佩戴上它,即便是在距离地表290米的地下深处,“智慧安全帽”也可以在智能管理设备后台终端刻画出每个人的行动轨迹,同时该软件系统还覆盖了人员考勤、紧急撤离、SOS紧急求助、实时监控、轨迹跟踪、轨迹回放等功能;智慧工地的“智慧”不止如此,隧道洞口外的LED显示屏会实时显示隧道内施工环境,进出施工人员信息、隧道掌子面有毒有害气体含量等各类数据信息,为施工人员作业提供可靠参考。
据了解,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针对围岩稳定性差、安全风险高、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要求高等难点,该项目建设团队打造集“环水保管理、隧道自动化监测平台、拱顶沉降监测、周边收敛监测、自动化数据采集、安全预警卡控督办系统”于一体的自动监测预警系统,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实现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原文链接:http://gdstc.gd.gov.cn/kjzx_n/gdkj_n/content/post_449328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07-16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
2025-07-11李强会见埃及总统塞...
2025-07-09李强会见联合国秘书...
2025-07-07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
2025-06-30李强会见塞内加尔总理...
2025-06-24李强同新加坡总理黄循...
2025-06-18习近平会见吉尔吉斯...
2025-06-16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
2025-06-12丁薛祥出席第二届“一...
热门资讯
2021-03-19河南省通报中央环境保...
2021-03-19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
2021-01-282020年化工市场:...
2021-01-282020年石油天然气...
2021-01-282021上海石油化工...
2021-01-25林长制的到底是什么意...
2020-12-15国务院通过《排污许可...
2021-01-04全国已全面完成固定污...
2021-02-03长江干流实现全Ⅱ类及...
2021-01-282021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