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化工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化工管理 > 正文

雷达是如何发现目标的

发布时间:2024-09-15 来源: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 李炳春 宋家祺

  近日,乌克兰军方称摧毁了俄罗斯一处雷达站,并在社交平台上展示了乌侦察人员使用无人机摧毁俄“牛蒡”雷达站的视频。据报道,该雷达的摧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俄军的进攻战略。

  雷达,即RadioDetectionAndRanging缩写Radar的音译,直译为“用无线电发现和侦测”。作为具有侦察能力的军事目标,雷达常常成为战时优先打击对象,它是如何探测目标的?

  当我们站在空旷的山洞大声说话时会听到回声,是因为声波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电磁波也具有相似的反射特性,雷达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已知电磁波传播特性前提下,通过接收电磁回波并对其进行分析,就可以实现对目标的探测。

  雷达系统通常由天线、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器、终端显示设备和伺服系统组成。发射机就像是人类的咽喉,可以发出探测的“声音”,即电磁波。通过伺服系统机械控制扫描方式(相控阵雷达由电子控制扫描),利用天线不断地向周围发射电磁波。而接收机就像人类的耳朵,可以“听到”电磁波遇到物体后产生的回波。收到回波后,作为“大脑”的信号处理器判断回波中包含的有效信息,去除干扰回波,通过终端显示设备让我们看到探测目标的具体情况,进而判断目标的高度、角度、距离、速度等。

  但如果反射的电磁波过于微弱或存在问题时,雷达就无法判断目标的具体情况。如美国的F-22、俄罗斯的苏-57、我国的歼-20等隐身战斗机就是利用这一特点,使用共振磁性雷达吸波材料减少回波或是通过改变目标外形降低雷达散射截面等,使雷达无法收到有效回波,进而达到“隐身效果”。

  面对“隐身”目标,是否有应对手段呢?答案是肯定的。在2023年世界雷达博览会上,我国展出了自主制造的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YLC-2E,这种雷达采用了全新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具有高耐压、高频率、高效率等特点,能够大幅提高能量利用率,先进算法的加持可以让隐身目标无所遁形。

  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雷达的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持续提高,已拓展了海洋监测、交通管理、气象监测等多个应用领域。未来,智能化、小型化、网络化将成为雷达发展的主要趋势。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93015部队)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kxpj22/kxbl56/319455/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资讯网hgzi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