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全面开工建设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中国地震局局长王昆介绍,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计划在四川、云南建设1769个测震、形变、地球化学、重力等各类观测站点。
2018年5月12日,在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上,中国政府宣布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国际上唯一针对大陆型强震进行系统研究的地震科学实验场;建成后,将具备在块体边界带识别6.5级以上地震孕震体的能力。
“我们坚持‘边建设、边产出、边服务’。2018年以来,实验场陆续推出高精度速度结构模型、莫霍界面模型等15项科学产品。我们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推出世界首个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可在1秒内精确估算地震震源机制参数。”王昆说,我们研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地震自动编目系统,是人工编目效率的3倍。
近期,中国地震局与国家成都超算中心、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全球第一个亿级参数的地震波大模型。相关成果为促进地震监测预报智能化、推进防震减灾现代化提供了科技支撑。
同时,中国地震局坚持开门建设、开放运行。美国、俄罗斯、荷兰、埃及、阿尔及利亚等13个国家的科学家参与了实验场科学研究。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四川省政府、云南省政府等科研院校和地方政府共同参与实验场建设。近年来,超过3000名国内外专家参加科学实验场学术年会交流,实验场的学术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中国地震科学工作者将锚定2035年我国步入世界地震科技强国前列的奋斗目标,继承发扬科学家精神,努力将实验场打造成为世界地震科学中心、地震科技国际合作中心、世界地震人才中心,加快推进地震科技自立自强,以高水平地震安全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王昆说。(记者陆成宽)
原文链接:http://gdstc.gd.gov.cn/kjzx_n/mtjj/content/post_449011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07-16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
2025-07-11李强会见埃及总统塞...
2025-07-09李强会见联合国秘书...
2025-07-07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
2025-06-30李强会见塞内加尔总理...
2025-06-24李强同新加坡总理黄循...
2025-06-18习近平会见吉尔吉斯...
2025-06-16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
2025-06-12丁薛祥出席第二届“一...
热门资讯
2021-03-19河南省通报中央环境保...
2021-03-19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
2021-01-282020年化工市场:...
2021-01-282020年石油天然气...
2021-01-282021上海石油化工...
2021-01-25林长制的到底是什么意...
2020-12-15国务院通过《排污许可...
2021-01-04全国已全面完成固定污...
2021-02-03长江干流实现全Ⅱ类及...
2021-01-282021年2月1日,...